春節(jié)是許多中國人最期待的節(jié)日。對我來說,中國的“春節(jié)”與韓國的“春節(jié)”,也有著不同的意義。因為我在中國度過了幾次春節(jié),每次都留下了難忘的珍貴回憶。
記憶中第一次在中國經歷的春節(jié),充滿了不斷的鞭炮聲,直到凌晨為止。有一年,我在一個中國家庭里,一邊吃親自包好的餃子,一邊看春晚。還有一年,我和中國朋友們通宵玩游戲迎接春節(jié)。目前為止我記憶中最華麗的煙花,還是2006年春節(jié)前一天,在北京市海淀的一個小區(qū)里看到的。當時社區(qū)工作人員推著載有滿滿一車煙花的超市手推車,在小區(qū)里燃放煙花的場景讓我記憶猶新。
在中國度過的春節(jié),總是充滿著又特別又快樂的事情,所以今年我也在北京翹首以盼春節(jié)的到來。1月中旬開始,在韓國的朋友們偶爾發(fā)個信息問我,在武漢發(fā)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情況,并擔心我的情況,但我笑著回答說:“從北京到武漢,比到韓國的距離還遠,不用擔心。”沒想到,擔心變成了現實。
我有一個好友,最近三年我們都在一起迎接新年。她愛讀書擅長寫作,知道很多有趣的中國故事。作為外國人的我,偶爾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她都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給予幫助。
臨近春節(jié)假期,朋友為了和在家鄉(xiāng)的家人一起過年,提前就趕回老家武漢。韓國有為遠行的朋友餞行的傳統(tǒng),每次朋友離開北京去遠方,我都和她一起吃飯。但這次不巧的是大家的時間沒有對上。我跟她約好,等她回到北京再聚。但就在她回老家的短短幾天后,政府決定武漢封閉。
之前只在新聞中看到的消息很快就能切身感受到。商店的口罩和消毒藥很快賣光,網上也是一樣,因為春節(jié)放假物流有限制,在韓國情況也差不多。不知從何時起,小區(qū)東門和南門開始禁止出入。在其余兩處,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和保安一起在大門進口處執(zhí)勤,對進入小區(qū)的人員用體溫檢測儀進行體溫測量,小區(qū)門外還張貼著各種針對疫情的提示。快遞員和外賣員無法進入小區(qū),只能將快遞放在小區(qū)門口,給收件人打電話取貨。
在微信群里,不斷傳來有關疫情的消息和建議。對于預防感染的方法,也有了這樣那樣的意見。我也關注著這些信息,還和家人及朋友們分享了可信的內容。偶爾出去拿快遞,一定戴上口罩。回到家,我就用放在門口的消毒藥噴霧消毒,把外套掛在通風良好的陽臺上,按照專家建議勤洗手。母親還為了少出門,開始在陽臺上種大蔥、大蒜和發(fā)豆芽吃。
看著政府公布的數據,我首先想起武漢的朋友。在武漢封閉的果斷措施面前,擔心朋友及朋友一家是否短缺食品,是否購買口罩和消毒藥。我聯系她問,現在你那兒能否收到快遞,我想寄一點消毒藥和口罩給你。但朋友說,食品足夠了,雖然沒買到75%以上的酒精,但她買了84消毒藥,因為她現在很少出門,所以也不需要太多口罩。朋友反而擔心我和家人,她說我們家人也會消耗很多,留著自己用。
中國古話說,人要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得知消息后,有人毫不猶豫地跑到武漢,為抗疫出一份力;有人為了多救一個人,在一線與病毒作戰(zhàn)。新聞報道中,有長時間戴著口罩用刺激的消毒藥導致臉和手受傷的醫(y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在椅子和地上睡覺的醫(yī)護人員,也有為節(jié)省時間剃光頭的護士。
他們英雄般的形象,不僅感動了中國人,也感動了世界人。患難見真情,在特殊時期,中華民族重視仁義禮智的精神像燈塔一樣閃耀著,無數人為武漢擔憂、惋惜,萬眾一心為武漢加油。
在北京聽到武漢的消息時,我都會給朋友發(fā)短信,詢問她和家人的情況,朋友每次都說她們一切都好。有一次,她還拍了她侄子在家里玩的照片發(fā)給我,他和我兒子年齡差不多,看起來還挺開心的樣子。
為防止冠狀病毒擴散,中國政府決定延長春節(jié)假期。因此,我的姥姥和父母、我們夫婦、孩子四代人連續(xù)幾天24小時在一起,一日三餐,全家人聚在一起進餐,與孩子親密接觸,這也是第一次。也許這輩子,這會是我和家人相處時間最長的春節(jié)。
即便如此,我也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春節(jié)。我衷心希望武漢盡早打贏抗擊疫情的斗爭,很希望我的武漢朋友早日回到北京,我們一起吃飯,我想邊吃飯邊聽她給我講有趣的故事。明年春節(jié),我想帶著兒子去武漢朋友家玩,希望能親眼見到那些她經常掛在嘴邊的親人,和她可愛的侄子一起,去武漢一些有名的地方玩。(作者河貞美系人民網韓語頻道外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