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沒有工人食堂,礦工多數自帶食物班中充饑。
解放后,1949年3月1日,新建職工飯店(即食堂),面積414平方米,設備比較簡陋,用水泥板、石板作餐桌,石墩作凳子。桌凳不夠時,職工們就蹲在地上就餐。食堂沒有機械設備,均為手工操作。有炊管人員13人,110人在飯店吃飯(包括脫產干部)。主食有大米飯和麥子煎餅,有大鍋菜和小鍋菜,每頓都有稀飯。每人所用飯菜費從工資中扣除。
1952年,為方便西井職工生活,建筑了面積為130平方米得西井食堂,炊管人員22人。隨著生產得發展,于1962年、1964年兩次擴建,建筑面積增加到1128平方米,炊管人員增加到56人。
1956年建筑了320平方米得東井食堂,炊管人員28人,主要為下井職工服務。
1960年,北井洗煤廠建成投產,建筑了200平方米得北井食堂(后稱洗煤廠食堂),炊管人員8人。
1971年西井井口報廢,食堂隨之撤銷,除留少數人員為更新廠服務外,大部分并入東井食堂。
1980年以后機關食堂建筑面積擴展到2114平方米,炊管人員97人;東井食堂建筑面積擴展到3280平方米,炊管人員增至205人;洗煤廠食堂建筑面積已達1198平方米,炊管人員增至38人,更新廠食堂建筑面積525平方米,炊管人員29人。
1984年5月,建成212平方米得30噸氟利昂冷凍庫1座,供各食堂儲備食品,由總務科管理。
1985年6月,東井食堂實現餐館化,4000余名職工就餐不用帶碗筷,實現一菜一炒,取消了大、中鍋菜。四個食堂總建筑面積7117平方米,炊管人員369人,就餐人數達7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