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 | 龐鈞文
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占據世界領先位置,具有絕對話語權和定價能力。
光伏賽道持續活躍,部分個股股價輪番創新高,那么,光伏板塊持續性行情是從何而來的?筆者認為,因為行業進入平價上網時代,需求持續爆發,進而推動行業持續迭代升級。當前來看,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占據世界領先位置,具有絕對話語權和定價能力。未來,光伏行業還有很大的技術迭代空間以及廣闊的市場空間,因此有一些較佳的投資機會值得持續挖掘。
光伏行業“頭部化”趨勢明顯
中游設備等領域競爭格局清晰
在筆者看來,光伏產業鏈整體受益于需求增長,但每個環節都有其不同的競爭力和競爭格局,盈利狀況既來自于該環節的需求緊張程度,也來自于產業的差異化。目前來看,光伏上游硅料的行業格局比較清晰,整體呈現為“5+2”的特征,即國內包括5家頭部公司,如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協鑫能源、東方希望,海外包括2家頭部公司,如OCI和瓦克。但海外這兩家公司均不再擴充產能,所以,國內的通威股份等頭部公司具有相對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的趨勢來看,筆者認為,以目前20萬元/噸的價格來看,硅料價格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而該價格水平可能會繼續維持相當長的時間。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光伏行業已經實現平價,成為全世界最廉價的能源,而下游對這種廉價能源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多。目前,主要硅料企業都是以銷定產或滿產滿銷的狀態,雖然未來的產能會有一定的擴大,但仍很難滿足需求的增長。那么在硅料價格維持高位且硅料企業新建產能逐步投放的過程中,相關公司的業績將會迎來不斷增長。
光伏中游設備領域的競爭格局同樣相對清晰,各家企業均有自己擅長的設備領域,比如晶盛機電主要為硅片設備,邁為股份主要是絲網印刷設備,捷佳偉創主要為PECVD設備。各家企業均具有獨具優勢的競爭實力與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市場之所以熱衷這類中游設備企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游設備的行業價值屬性較高,對于光伏生產而言,無論生產效率或產品轉換效率,均依賴于設備的持續迭代升級。設備企業迭代升級,會為下游環節創造價值,與此同時,也使得設備企業自身能夠不斷適應行業發展。
相比上述環節,逆變器環節值得重點關注,筆者認為,逆變器領域的投資要素主要體現在出貨量和價格這兩個方面。在光伏行業里,逆變器領域是惟一還存在大量外資或者海外企業的環節。由于受益于我國制造的優勢,產品相比海外企業更加優秀,會不斷取代海外企業的份額,所以導致逆變器企業的成長性高于光伏行業本身,逆變器企業不僅享受整個行業的增長,還會受益市場份額的提升。這種邏輯同樣適用于海外市場。
相較而言,硅片行業競爭在走向分散。之前,硅片行業主要是堅持單晶技術路線的隆基股份與中環股份的天下,由于現在基本上進入了100%的單晶時代,很多新競爭者如雙良節能、上機數控等企業紛紛進入,由于硅片的技術進步逐漸放緩,單晶硅片環節的競爭從兩極走向分散。
整體來看,我國光伏頭部企業在上中游領域已占據全球領先位置,尤其電池片以及光伏組件等領域,而且這種競爭優勢未來還將會持續。隨著我國的光伏產業逐漸走入技術創新的深水區,在技術上,我國的光伏產業已經處在了世界領先水平,并且成為我國具有絕對話語權和定價能力的產業。如果說有風險,筆者認為,產品同質化是光伏行業的最主要風險之一。
光伏行業進入成長占優階段
三類企業具備關注價值
在過去,光伏行業表現出周期波動性。筆者認為,逐步擺脫補貼影響的光伏產業,行業屬性已經從周期走向成長。當前的光伏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成長占優的階段,此前因為光伏還未實現平價上網,更多依賴補貼得到利潤,導致行業跟隨政策變化呈現較大的波動。但當前光伏已經進入了平價上網時代,市場需求持續釋放,行業周期性逐步減弱,成長性越來越明顯。但行業的短期周期波動性是難以避免的,這種波動性更多來自于階段性的行業供需錯配,由于供需兩端在不同階段不能完全擬合,會導致企業的盈利呈現一定的波動性。
從未來角度看,光伏未來提升的空間非常巨大,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主力能源。之所以看好光伏未來長期的成長空間,主要就是因為光伏還存在較大成本下降空間,而光伏成本下降的能力主要來自于底層原理的支持,光伏發電主要是基于半導體的光生伏特效應帶來,而不是傳統的動力推動切割磁感線發電形式,所以光伏原材料的用量會持續地下降,轉換效率會持續提升,這是光伏成本能夠不斷下降的核心要素。同時,隨著光伏成本的下降,會衍生出新的應用,比如現在已經看到的光伏建筑一體化,通過建材賦予光伏發電的能力。再比如后期的光伏制氫,能實現化工、煉鋼等環節的脫碳。
另外,和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分布的巨大差異相比,全世界各地都有較好光照的條件,而且是較均勻的。同時,在光伏的安裝條件上,只要有足夠的閑置土地以及屋頂,光伏就可以較好地普及,從而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很高的確定性。
綜合國內光伏行業發展階段、特征和未來遠景,筆者認為,在投資上可以關注以下三類企業:第一類是產業鏈中供需緊張的環節,比如以前的硅片、今年的硅料等環節,這樣的環節會收獲整個產業鏈中最大的利潤份額。第二類是能夠形成差異化競爭的企業,引領行業技術進步、提升轉化效率的環節,比如電池和設備企業。第三類就是能夠實現穩健增長的環節,比如光伏電站環節,雖然光伏電站更多具有公用事業的屬性,但由于光伏電站是一種全新發電的電站,企業在投建光伏電站的過程中會逐漸享受到行業規模的增長。再比如逆變器、膠膜以及金剛線等環節。
(作者系國泰君安電新行業首席分析師。本文已刊發于8月14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