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雖然我們不斷地聽說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但大多數此類設備仍然是由定期需要充電的電池來提供動力。不過,科學家近期研發了一種試驗性的新電池,她很柔軟,有彈性,并由人的汗液提供動力。
據悉,這種電池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尺寸為2cm x 2cm,可附著在一種柔軟的吸汗型紡織品上,并應用于可穿戴設備上,包括智能手表、手環、醫療設備。研究人員表示,因為紡織基板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所以即使每個穿戴者的排汗速度不一致,她也能確保電池始終有汗液可用。
電池本身由一種親水性聚合物(聚氨酯丙烯酸酯)以及微小的銀片組成。當暴露在氯離子和汗液的酸度下時,這些薄片就會聚集在一起。這種化學反應增加了薄片導電的能力,并使電流在她們之間流動。
在實驗室測試中,志愿者將電池戴在手腕上,同時踩固定自行車半小時。在此期間,佩戴者產生了4.2伏的輸出功率和3.9毫瓦的功率,足以運行一個商業溫度傳感器并通過藍牙將傳感器的數據傳輸到智能手機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該電池不含有毒化學物質或重金屬,因此不會造成有害電子垃圾的問題。上述研究成果已于發表在了知名科學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
該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Lee poi See3教授表示:“我們的設備可能比目前的技術更耐用,因為我們展示了她可以承受穿戴者日常活動帶來的壓力,以及反復暴露在汗水下的情況。”
“我們電池的輕薄也解決了可穿戴技術的兩個問題:傳統的紐扣電池很難達到吸引消費者對美觀的要求,而更薄的電池則會降低電池可攜電量,從而不能維持一整天動力。”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