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腳”車禍事件發生后,司機疲勞駕駛、超速駕駛問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司機疲勞駕駛集中在哪個時段?超速行為又集中在哪個時段、哪些路段和區域?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交興路今天(13日)發布的《基于大數據的我國公路貨運行業運行分析報告(2021)》(下稱《報告》)給出了答案。專家表示,此項研究有疫情等特殊因素的影響,但總體看,司機疲勞駕駛、超速駕駛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報告》介紹,大數據顯示,2021年,單車日均疲勞駕駛發生次數持續降低,較2019年下降6.5%,高發月份集中在2月至4月。2月份,各地生產逐步進入復蘇狀態,對物流需求增加,公路貨運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司機為多拉快跑,疲勞駕駛發生次數增多。
3月至4月,受高速公路免費政策刺激影響,貨車供給持續恢復,司機選擇高速公路比例增多,貨車高速日均行駛時長達4.5小時以上,較2019年提升32.4%,而高速公路里程長、路況好容易造成司機駕車時動作單調、視線單一,易發生疲勞駕駛。
公路貨運在我國綜合運輸體系中占主體地位。攝影/章軻
分區域來看,東北、華北地區為疲勞駕駛高發地區,司機日均行駛時長在8.5小時以上,勞動強度大,疲勞駕駛發生頻次高。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山東、山西、寧夏、青海、河南單車日均疲勞駕駛次數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遼寧貨車居首位,每日疲勞駕駛次數均值達到0.22次。
大數據顯示,疲勞駕駛報警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深夜(0時至1時)以及傍晚(16時至20時),這兩段時間也符合人體生理特征,容易出現疲勞駕駛。分道路結構來看,高速公路在0時至1時以及17時至20時之間疲勞駕駛報警次數較多,國省干道則在16時至20時之間。
《報告》稱,從近3年疲勞駕駛常發生路段分析,青蘭高速邯鄲段、滬昆高速上饒段、京哈高速葫蘆島段、秦皇島段及杭州繞城高速為疲勞駕駛高發的高速路段,G108臨汾段、晉中段,G309邯鄲段,G205臨沂段及G307呂梁段為國道疲勞駕駛高發路段。
大數據顯示,2021年,單車日均超速次數均值為73.57次,較2019年下降5.8%。高發月份集中在9月至10月。受電商大促銷以及傳統節假日因素影響,9月至11月為傳統的運輸旺季。2021年“雙十一”電商大促銷活動提前,從11月1日開始持續到11日,工廠提前調倉備貨,9月22日以后,單車超速駕駛次數明顯增加,并持續到10月25日,供貨商為保證出貨時效,導致車輛超速駕駛頻次增加。
分區域來看,全國單車日均超速駕駛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山西、河北、黑龍江、內蒙古、陜西、河南、福建、青海、山東、西藏,單車日均超速報警次數在70次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超速駕駛高發地區基本為路況較好省份。《報告》稱,路況好、視線開闊易造成駕駛員超速行為,在相關省份應加強限速路段監測,防范交通事故發生。
《報告》稱,隨著貨運領域與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貨運車輛安裝盤式制動器、爆胎應急裝置、車道偏離預警等主動安全系統不斷增多,運輸安全將逐步趨向精細化管理。
《報告》介紹,此項研究對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上700萬輛卡車的實際運行數據進行分析,旨在幫助行業管理者、從業者及相關參與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我國公路貨運行業的總體情況,推動我國公路貨運轉型升級。
從貨物運輸的方式來看,公路運輸目前仍占據我國貨物運輸行業的主導地位。2021年全國公路貨運量342.64億噸,占全社會總貨運量的73.8%。全國擁有貨運車輛1100多萬輛及貨車司機1800多萬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主要城市群、骨干通道網絡貨運集聚效應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