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國難民逃離的新聞視頻流傳
真的,看視頻
場面既慘烈又心痛
我們深知,“扒飛機”這種行為
在我國
輕則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如果是有惡意,造成后果
則有可能入刑
而且這種“外掛”式扒飛機
成功率無限接近零
下面我們請到一位業內人士來回答為什么
首先,由于飛機的氣動特點
她的表面必定是光滑溜凈
不可能有抓手
更不可能有藏身的地方
雖然,大家看過阿湯哥的這場戲
但是這跟真實的“扒飛機”
完全是兩碼事
為了這場拍攝
一個由飛機制造公司、制片、保險等多行業
幾十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
為他一遍遍反復多次地測算和預演
而且,阿湯哥拍攝時穿著防護背心,
吊著護命鋼索的呀!
在飛機真實起飛階段,速度最少達到143節
相當于每秒70多米
如果真正進入巡航階段
“外掛”人體要承受302米/秒的風速
約等于3.9噸的力作用在身上(以A350為例)
這是什么概念?
拿剛剛過去的臺風“煙花”來說
她登陸時的中心最大風力不過42米/秒
當時現場發文人已經被吹成了這樣
這些年,還有若干大哥
有過“扒飛機”偷渡的操作
當然,也有少數“成功”案例
如2004年一位13歲的少年
從昆明扒飛機到重慶
航程只有短短1.5個小時
但幸運神護體的他扛了下來
可視力和聽力都遭受了嚴重的傷害
而當時跟他一起扒飛機的小伙伴
在昆明機場一起飛時
就永遠離開了
……
那么,他們藏身在哪里?
飛機輪艙
首先,飛機輪艙是沒有增壓增氧的
在巡航的萬米高空
輪艙里的溫度在-40攝氏度以下,
氧含量是地面的30%以下
氣壓是平原的一半不到
噪音高達150分貝
相當于一個人
無防護坐在珠峰峰頂
而且全程在你耳邊放著煙花爆竹
不知道哪位能夠
這樣撐幾個小時?
其次,無論起飛收輪,還是降落放輪
艙門都要打開
只要門一打開、機輪一活動
就非常容易從高空墜落
所以,扒飛機堪稱是一場亡命之旅。
C-17的輪艙空間幾乎沒有冗余,所以……
技術審核/陳俊霖
編輯 / 童凌云 喬荷玉(實習)
美術/蘇嘉煒